「當一個專制國家發生騷亂的時候,人民為感情所激,往往把事情推向極端。
對此,如果予以留意的話,米中高校生的過半數,對於國歌和國旗的驕傲感、親切感和熱愛等等皆抱持肯定的態度。但是,日本國憲法的前文所歌頌的所謂「愛和平」的部分,在近鄰的諸國如韓國、中國等,毋寧在「愛國主義」的名下被實踐,在教育中蓬勃發展。
因此,在這個議論方面,以「抱持愛國心不是惡事」為引子,當「如果對異文化的理解缺乏的話,在國際社會的生存便不得其行」,或是「愛國心不應該由國家所強制」、「這件事是各個人內心的問題」被提出來時,不言可喻的毋寧是惟獨日本人不能持有愛國心。對此,日本高校生的過半數則以「什麼也感覺不到」來做回答。戰後,對所謂的進步的文化人來說,自己國家的存在被認為是難以拒絕的妨害,相較於國民主義,從所謂醉心於市民主義和世界主義的時代潮流而來的「思想的信念」也連繫著對愛國心的輕視。被稱為「非國民」還能淡然處之的人大概也沒有吧這樣一來願意重複使用毛巾的顧客增加了33%。
人格化你的資訊 這裡我們來思考一個問題,如果資訊指向了個人,同時再指出個人是個怎樣的人,會不會效果更好呢?這是肯定的。店員用你的姓稱呼你,會一下子拉近你和星巴克的距離。如果我們把香港、大陸,和台灣的情況抽出來看的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這三組數據過去兩年是向三個方向分開移動的
儘管許多喜劇藝人抱怨過度追求政治正確扼殺了許多題材,然而這是任何一個文化昇華為藝術一定要面對的,因為作品始終需要與觀者產生聯繫。既然嚴肅的哲學可以寫成笑話,那禁忌的議題當然也可以──只要有衝突,就有製造笑點的縫隙。因此,身為創作者、藝術家,創作作品前先設定好觀點、動機或是抒發的感受,都是應該做的準備。事實上,在世界各地對於政治正確的爭論都一樣砲火猛烈,不是推給美式幽默便能了事。
」這是哲學家維根斯坦的名言。少了觀點,紀錄片會成為濫大街的免洗文化,更只是單純在消費被拍攝的題材。
在單口喜劇流行的地區,「政治正確是否殺了幽默」是爭論已久的課題。站在創作自由的角度來說,筆者是完全支持創作不應該經過自我審查,更認為世界上沒有什麼題材不能拿來開玩笑的,就像許多喜劇藝人也非常喜愛的一句話:「一部嚴肅而偉大的哲學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話寫成。畢竟現在還是有許多人以為只要拿起攝影機「紀錄」一件事情就叫做紀錄片,那難道在人人有手機的現代,限時動態也是一種紀錄片了嗎?也許有人會說,嘿,就不能單純為了尋歡娛樂,不要批判別人的表演嗎?請仔細回想,任何藝術的誕生都是為了取悅人類,然而一旦它成為被人欣賞的作品,它就同時成為了具有傳播能力的媒介。相反的,如果讓人感受不到立場與觀點,這則笑話在觀眾耳裡只是為了搞笑而作、卻又偏偏選擇敏感的話題與表達方式,那顯然這個操作是不夠細膩的。
所以本文將以傳遞資訊時的幾個原則,來分析「起爭議」時如何保護創作者。如果有位藝術家只為了嘲弄而創作,自認高人一等具有批判世間萬物的資格,這樣的藝術家若要受人景仰想必是難上加難。文:黃竟最近,主持政治諷刺性節目的單口喜劇藝人Brian(博恩)在喜劇俱樂部的open mic時段上台講了關於台獨鬥士鄭南榕的笑話,毫不意外地造成部分觀眾的不滿。」一下子把調侃的對象轉移到自己的族群身上,也順便傳達了每個地方有不同的語境與文化,沒有孰優孰劣。
「單口喜劇」本身就是說話的藝術回到引發爭議的脫口秀演員身上,也許博恩呈現的段子沒有讓人感受到他的立場與觀點,這可能是內容或表演方式還需著墨,造成了部分觀眾認為這個笑話是對先人的不敬而感到被冒犯。所以說了這麼多,我們要喚醒心中的小警總,對自己的創作先行自我審查嗎?不是這樣的,只要設定好你的觀點與立場,自然會開始思考如何表達最能闡述議題,只要自己的立場站得住腳並配合適當的呈現方式,再禁忌的題目都可以碰觸。
但「可以做到」跟「實際去做」還是有分界,尤其在公共場合的表演更要注意。既然脫口秀作為一種表演藝術,那它也同時兼備了一個傳播媒介的要素。
最後我想舉我第一位接觸的印度裔單口喜劇藝人Russell Peters的一個段子。因為這種表演方式時常運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吸引而來的也會是口味越來越重的觀眾,碰觸敏感話題是無可避免,而對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但老師的要求是合理的,「觀點」正是拍攝紀錄片最重要的環節。畢竟試想,無論政治正確是否會讓笑話變得不好笑,但絕對會讓表達的多樣性受到限制。的確,哲學常常必須對現有的價值觀或認知方式提出質疑,這樣的「衝突」也跟笑話的本質非常接近。只要設定好觀點,至少引發爭議的時候創作者可以回過頭檢討自己是否對這個議題的呈現方式不夠精雕細琢,也可以用更具脈絡的思維解釋創作的本意,降低造成的傷害。
何況,要從事單口喜劇這樣強調誇張性與爭議性的表演形式,一輩子沒冒犯幾個人恐怕比終身不娶還難,反省一下後認真雕琢說話的藝術還是要的啦。也許在意政治正確讓我們少了幾個逞口舌之快的機會,但卻是讓作品內涵得到提升的一個助力。
許多粉絲為其護航,說美式幽默就是充滿「地獄哏」與「政治不正確」,甚至指責不能接受是一種素養缺陷。這個收尾讓人會心一笑,如果沒有這個收尾,恐怕會有更多人感到被冒犯了。
這並不代表公眾場合的演出需要更嚴密的自我審查,而是你如果希望自己的表演是有內涵且有深度的,那對於演出內容與呈現方式勢必要有所挑選。它能夠傳遞創作者的情感、價值觀、認知世界的方式。
在段子裡面他模仿了義大利人的口音、用誇張的方式強化義大利人的刻板印象,最後以一個在義大利象徵挑釁的手勢做為段子的高潮,整段看下來是如此自我中心又不尊重義大利人,直到最後他說:「同樣的這個手勢在印度是『要吃飯嗎?』」然後以誇張的印度口音說:「如果你到印度比這個手勢,我們會告訴你哪裡可以吃飯,但如果你是在挑釁我們,可就要準備被修理一頓啦現民進黨主張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國號為「中華民國」。最近一再傳出新興政黨成立,從台北市長柯文哲籌組台灣民眾黨、前總統陳水扁拋出一邊一國行動黨及前台南縣長蘇煥智籌設台灣維新黨,顯見台灣新政黨政治型態將會是「春秋戰國時代」來臨。從主張以公民投票建立「台灣共和國」、正名制憲,到承認依據《中華民國憲法》承認「中華民國」為台灣國號。
這顯示民進黨內獨派權力與路線競逐,已從「內部派系」轉化成「跨越政黨」。這種矛盾性目標,不僅成為黨內派系不同主張,也成為獨派分裂組成新政黨的不同政治聲稱。
已從主張「法理獨立」走向「務實獨立」,且將「中華民國」與「務實台獨」結合一起,前者為後者的保護傘。尤其隨著蔡英文的兩岸路線主張維持現狀,黨內激進獨派並無法接受,甚至提出「撤廢中華民國案」互別苗頭。
這種政策變遷引來激進獨派勢力的挑戰,甚至造成黨內局部性分裂,前後分別有建國黨、台灣社會黨及台灣自由黨形成。民進黨宣稱捍衛之,而台澎黨卻意圖解構之,但台澎黨在立委選舉上宣稱與民進黨合作,短期看來似乎會扮演民進黨側翼角色。
喜樂島聯盟:民進黨內鬥爭已從內部派系轉為跨越政黨相對於台澎黨,喜樂島聯盟黨試圖在總統及立委選舉、路線競爭上,與民進黨分庭抗禮,造成民進黨實質分裂。顯見激進獨派的「變更現狀」主張,挑戰蔡英文當局所提「維持現狀」。而主張繼承中華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可能拿到台澎主權,無權主張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蔡英文政府主張維持現狀,避免踩入激進派主張「法理台獨」的政治風險區,避免台灣陷入中共當局動用《反分裂國家法》陷阱,造成國家安全遭遇明顯而立即危險,然此卻遭致獨派抨擊其背離民進黨「傳統價值」、原生精神,而激進獨派推出的獨立公投、台灣正名運動,也背離蔡英文當局所主張維持現狀。
Photo Credit: 關鍵評論網民進黨的「中華民國」,已與激進獨派政黨路線衝突民進黨的傳統核心價值與訴求歷經斷裂變遷,從主張「激進台獨」到「務實台獨」。其中,台灣維新黨也表明未來將與台灣民眾黨視議題取向而進行合作。
從民進黨的政治主張及政黨轉型過程加以檢視,既往民進黨不承認「中華民國」、視「中華民國」為外來政權,認為台灣尚未獨立及並非是主權獨立國家,從而主張建立「台灣共和國」。台澎黨提出其參加2020年立委選舉動機,旨在讓台灣社會了解台灣國際地位真相。
台澎黨提出不分區立委名單,預計進入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藉此改變課綱,並要求外交部承認中華民國並未擁有台、澎主權。1999年通過《台灣前途決議文》宣稱依據憲法中華民國為台灣國號。